德语翻译小组

成员:19人    动态:2条    标签: 德语

简介:本小组欢迎爱好德语翻译的学者加入,可以在这里讨论、交流翻译技巧或开展业务合作

叫兽胡

  将《千字文》翻译成德文?这个瑞士学者做到了


  来源:钱江晚报


  瑞士学者林小发的新作德译版《千字文》在德国正式出版,截至2018年底,它已经卖出3500本,在欧洲,从普通读者到汉学界都对这本书予以了好评。


  2017年,林小发曾凭借其翻译的《西游记》首个德文全译本,获得德语地区图书行业重要奖项——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翻译类大奖,当时她的德译版西游记回译成汉语,在中国网络上走红,钱报也曾做详细报道。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14岁开始自学中文,21岁来到中国求学,曾在中国生活25年,在浙江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她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精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名著译成德文的工作。


  那么,将《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翻译成德语,应该怎么说?外国人能看懂吗?


  《千字文》文笔优美


  翻译的难点是还原意象


  《千字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林小发谈起《千字文》,便赞不绝口:“这样的一篇诗文,一共才一千个字,从天文地理写到人文历史、人生处事,又谈及古代文化、宫廷生活,还包括官场隐秘、官员退隐生活等等,甚至还说到了一系列古代名人,整篇文章文笔精美紧凑又朗朗上口,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千字文》原来已出过两种德文译本,1840年和1925年各有一篇德文译文。其中1840年的译本做得很认真,把所有典故与经典引文都列了出来,同时还附上了英译文。


  不过,林小发认为前面两个版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德文读起来不通顺,上下文也基本不连贯,似乎只是一些毫不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她第一次接触到《千字文》,是1990年在中国美院学书法的时候。当初她读到第三句“日月盈昃”时就深感费解,后面“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更是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她表示,“这次翻译虽然不少文字能够直接看懂,但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参考注释本、反复推敲、查找资料。”


  林小发认为,翻译时最关键的是要在译文中还原中文本有的意象。因此,如何将《千字文》中充满画面感而又搭配紧凑的文言文翻译成逻辑严密、精确详尽的现代德语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在翻译之前,她阅读了很多讲解《千字文》的书籍,比如刘宏毅《千字文讲记》、李逸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汪啸尹《千字文释义》等。她说,看了这些书,才明白“起翦颇牧”原来分别指四位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为什么专挑难的经典翻译?


  “有挑战,才有乐趣”


  短短一千个中文汉字,林小发一共用了半年左右时间来翻译。除了译文,她还写了许多德文注解和一篇四十多页的后记,书中还收集了很多《千字文》历代书法名帖。


  林小发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专业,导师是著名汉语言学专家楼含松教授。之前她曾花17年翻译德文版《西游记》,现在又翻译《千字文》,都是很难用其他语言表现的中国经典名著。


  楼含松曾问林小发:“你为什么总是挑最难的中国经典来翻译?”


  “有点挑战,才有乐趣。”她回答。


  林小发说,她研究《千字文》,是被书中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吸引。“这个开头十分宏伟,接下来的文字也意义深广。”


  当然,书中也有些地方较为平淡无奇,比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前一句略显乏味,后一句却又那么有诗意,那些鱼类和飞禽显得活灵活现。而且,书中通篇都是中国文化的典故。一开始她想,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被翻译成德语的。但正是这个“不可能”,让她手痒心痒。从那天开始,她就反复默念原文,捉摸译成德文的方法,一直到德文诗句能够脱口而出,译文就诞生了。


  林小发对此次的译作很满意,一方面她觉得翻译得很贴切,格式上也有一种诗歌的美感,读起来很通顺。另一方面出版社完全采纳了她设计的排版方案:右页有原文、拼音、字面翻译和诗文格式的译文,左页有图画和详细的注释。


  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刻


  致力于翻译中国古代文学


  从十四岁起,林小发就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深陷其中。她21岁初到中国时,中文已相当流利,能读中国文学原著、拉二胡、写毛笔字,也已读过了几个学期的汉学专业。


  当时她报了浙江美术学院(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书法班,来到杭州,进修一年。在杭州的这一年里,她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二胡,和中国的学生“打成一片”,交流彼此的文化,她逐渐摸索到中国深邃传统文化精髓。林小发深深地体会到,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话,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在1992年,她又报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在中国读本科,既能学艺术又能深造中国语言和文化。


  在大学期间,她还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孔国桥。“他带我去探访各地寺庙和僧人,也教我打坐、拜佛、修行等。”林小发在《在中国的25年》一文中回忆,“这些经历给我指引新的方向,也为我后来对小说《西游记》的兴趣铺开了道路。”


  本科毕业后回到瑞士,林小发开始着手《西游记》的翻译工作。书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精神一方面给了她一种宝贵的精神支撑,而另一方面却成为一次挑战。


  为了真正挖掘和理解这些内容,她报名了浙江大学中文系明清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补上有关儒释道的文化知识和经典的阅读积累,来更好地了解和翻译西游记。


  现在,林小发在瑞士生活,她可能是整个瑞士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最深刻的人。


  她每天练拳练剑,业余时还偶尔在山里采野菜。不过翻译工作依然是她生活的核心。其中一部分是她自己选择的以古代文学为主的翻译项目,另一部分是她为几家文化机构进行一些短篇小说、论文等的翻译工作。


  她偶尔也会用德文撰写文章,有的是关于中国文化,有的是关于汉德翻译的工作与技巧。她向钱报记者透露,目前拟定的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随文入观:古文的阅读、理解与翻译》,主要是阐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重点突出一些常见的翻译问题。此外,她还正在逐步翻译一些宋明清时期的道教经典。

2019-01-24 10:30:39
2633人浏览 0人评论
叫兽胡

  “德语翻译家”张玉书 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姓名:张玉书


  性别:男


  终年:85岁


  去世时间:2019年1月5日


  去世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去世原因:因病逝世


  生前身份:著名德语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文学教授,译有《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


  1月5日13时57分,在昏迷数日后,翻译家张玉书还是走了。


  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哔”声持续良久。然而这位被誉为“最懂茨威格”的老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持久回响。


  1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发文称,“他为我们打开德语文学世界的一扇窗,翻译大量海涅、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翻译界的重大损失。”


  为茨威格“正名”的翻译家


  1934年的上海,黄浦江上船只川流不息。这一年,张玉书出生。此后数年,他接受了西式教育。


  1953年,张玉书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四年后,留校任教。1985年,他被北大特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此后的34年间,张玉书有了更多社会头衔和身份:北大西语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德语教研室主任、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但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用毕生,带领无数中国读者,走进了一位犹太文豪的精神世界。


  在北大西语系任教前后,张玉书翻译了大量茨威格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世界》……


  他以精妙隽永的“译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也因此,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了“资深翻译家”的称号。


  张玉书走后,《光明日报》对他的贡献这样“定调”: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近半个世纪,是目前国内德语文学界的元老级人物。


  谈起张玉书与这位“世界文坛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的结缘,其实起于一本历史人物传记。


  谭玛丽先生是张玉书的启蒙老师。一次偶然机会,他把茨威格写的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富谢》送给他。


  这本传记讲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见风使舵的政要人物。张玉书阅后,深受震撼,便萌生了翻译的念头。


  “之所以翻译此书,是想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以警示后人”,他曾在一篇自序中这样写道,“从这本书启程,我走进了这位奥地利作家的内心深处”。


  张玉书说,阅读、翻译茨威格作品,“了解愈深、敬佩愈重”。


  翻译数年后,在2007年,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翻译体会,出版了一本书,《茨威格评传:伟大心灵的回声》,“想帮助读者,了解茨威格含蓄内敛的心灵世界,尝试探索他的自杀之谜”。


  书中,张玉书这样描述第一次读到茨威格作品的感受,“最早读到的,是《世界文学》上发表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当时感觉就是,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描写方法”。


  他解释说,爱情描写起来,不都是羞答答的,或是《金瓶梅》那样的,“茨威格的爱情描写,非常优美、高雅、细腻,诗意浓郁。”


  茨威格也因此在中国曾被误解。


  随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热带癫狂症患者》《雨润心田》等作品风靡,在很多读者印象里,茨威格是一个“只会描写风花雪月、不关心政治的流行文学作家”。


  但张玉书却坚定地予以了否认:茨威格是一个以独特方式,抗击专制暴政,反对纳粹的斗士。


  于是,他身体力行、奔走相告,“我们应该为茨威格正名,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跟法西斯进行斗争的勇敢作家。”


  很多年后,张玉书回忆起这段历史,仍会“倍感惋惜”:“极左思想下,传统学术界把茨威格放得很低。虽然茨威格曾犹豫过、彷徨过,但最后,还是写就了《象棋的故事》和《昨日世界》,表现了反法西斯斗争终将胜利的信念。”


  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茨威格和张玉书,是中国读者印象里常被捆绑在一起的两个名字。一个在国际文坛间被放逐、游走;另一个,如“影子”般存在,名字躲在著作者之后。


  茨威格的作品,并不是天生自带光环,在法西斯控制的欧洲地区,被禁止发行。而茨威格本人最终在南美自杀。


  张玉书说,南美虽好,却没人能读懂他的作品,就像《象棋的故事》所说的,“沉在海底里的一个密封箱”,没有了鲜花与掌声,他失去了活下去的耐心。


  但实际上,为更多读者所不知的是,张玉书的另一重身份——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张老曾说,翻译茨威格,仅仅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翻译工作,还包括研究、翻译德国诗人——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的翻译和研究,以海涅、席勒、茨威格为重点,学术“触角”延伸到德国浪漫主义、德国魏玛古典文学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德语文学。


  张玉书希望,中国读者不仅能读到茨威格,还能多多了解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接受采访时曾说,“这几位大师从不同的方面给我力量,为我树立榜样”,他推介说——


  席勒具有超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他几乎一直带病工作,虽只活了46岁,便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涅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警世者。他们的戏剧、诗歌、散文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人性的升华。


  “和茨威格一样,两位诗人的作品,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们的理想主义和文章风骨,也鼓舞了一代代的读者”,张玉书说。


  去世前仍不忘工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玉书教授,永驻光明中。”


  1月6日,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胡蔚,亲自撰写张玉书的讣告,发布在学院的官网上。


  胡蔚向新京报记者回忆,张老暮年,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创办了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为德语学术刊物做出开创性贡献。


  彼时,胡蔚刚从海外回国,“学术上,还处在成长过程”。她觉得,张老的《文学之路》,“提供了一个与国内外同行、前辈交流的平台,使我获益匪浅”。


  在2013年12月出版的《张玉书译文自选集》中,“作者”一栏内容,对其创办《文学之路》一事,做了详细披露——


  1999年,张玉书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同年,他创办并主编了中国日耳曼学第一本德语年刊《文学之路》。


  张玉书离世后,网友发帖缅怀他,“他是可以与茨威格灵魂对话的人”、“您带我领略了茨威格的魅力”。


  “第一次,我不仅对作者,还对译者充满了敬意。”一位钟爱茨威格作品的读者曾感叹:茨威格式的沁入心扉的思想冲击,最大程度呈现在张玉书先生的译本中,“您的翻译架起了桥梁,一端是我,另一端是茨威格的心里”。


  复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说,“中国德语翻译家中,翻译茨威格的人不少,但张先生对此花了极大的工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茨威格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张先生的努力。他的译文精准、流畅,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译作的风格对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琴回忆,住院前,张老还在努力翻译着茨威格的《与妖魔搏斗》,“这种精神,为之感叹”。


  1月15日,张老女儿因家事繁忙婉拒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家里只举行小型追悼会,一切从简,“这是父亲离世前的遗愿”。


  欧阳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主任。张老病危时,他去探视。张玉书见到欧阳韬的第一件事,是和他谈谈新书的前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欧阳韬告诉新京报记者,1月5日,张玉书离世这天,距他翻译的《茨威格小说全集》出版上市还有4个月时间。


  “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欧阳韬惋惜道。

2019-01-24 10:47:40
2975人浏览 0人评论
叫兽胡

  “德语翻译家”张玉书 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姓名:张玉书


  性别:男


  终年:85岁


  去世时间:2019年1月5日


  去世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去世原因:因病逝世


  生前身份:著名德语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文学教授,译有《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


  1月5日13时57分,在昏迷数日后,翻译家张玉书还是走了。


  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哔”声持续良久。然而这位被誉为“最懂茨威格”的老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持久回响。


  1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发文称,“他为我们打开德语文学世界的一扇窗,翻译大量海涅、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翻译界的重大损失。”


  为茨威格“正名”的翻译家


  1934年的上海,黄浦江上船只川流不息。这一年,张玉书出生。此后数年,他接受了西式教育。


  1953年,张玉书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四年后,留校任教。1985年,他被北大特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此后的34年间,张玉书有了更多社会头衔和身份:北大西语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德语教研室主任、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但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用毕生,带领无数中国读者,走进了一位犹太文豪的精神世界。


  在北大西语系任教前后,张玉书翻译了大量茨威格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世界》……


  他以精妙隽永的“译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也因此,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了“资深翻译家”的称号。


  张玉书走后,《光明日报》对他的贡献这样“定调”: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近半个世纪,是目前国内德语文学界的元老级人物。


  谈起张玉书与这位“世界文坛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的结缘,其实起于一本历史人物传记。


  谭玛丽先生是张玉书的启蒙老师。一次偶然机会,他把茨威格写的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富谢》送给他。


  这本传记讲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见风使舵的政要人物。张玉书阅后,深受震撼,便萌生了翻译的念头。


  “之所以翻译此书,是想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以警示后人”,他曾在一篇自序中这样写道,“从这本书启程,我走进了这位奥地利作家的内心深处”。


  张玉书说,阅读、翻译茨威格作品,“了解愈深、敬佩愈重”。


  翻译数年后,在2007年,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翻译体会,出版了一本书,《茨威格评传:伟大心灵的回声》,“想帮助读者,了解茨威格含蓄内敛的心灵世界,尝试探索他的自杀之谜”。


  书中,张玉书这样描述第一次读到茨威格作品的感受,“最早读到的,是《世界文学》上发表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当时感觉就是,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描写方法”。


  他解释说,爱情描写起来,不都是羞答答的,或是《金瓶梅》那样的,“茨威格的爱情描写,非常优美、高雅、细腻,诗意浓郁。”


  茨威格也因此在中国曾被误解。


  随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热带癫狂症患者》《雨润心田》等作品风靡,在很多读者印象里,茨威格是一个“只会描写风花雪月、不关心政治的流行文学作家”。


  但张玉书却坚定地予以了否认:茨威格是一个以独特方式,抗击专制暴政,反对纳粹的斗士。


  于是,他身体力行、奔走相告,“我们应该为茨威格正名,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跟法西斯进行斗争的勇敢作家。”


  很多年后,张玉书回忆起这段历史,仍会“倍感惋惜”:“极左思想下,传统学术界把茨威格放得很低。虽然茨威格曾犹豫过、彷徨过,但最后,还是写就了《象棋的故事》和《昨日世界》,表现了反法西斯斗争终将胜利的信念。”


  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茨威格和张玉书,是中国读者印象里常被捆绑在一起的两个名字。一个在国际文坛间被放逐、游走;另一个,如“影子”般存在,名字躲在著作者之后。


  茨威格的作品,并不是天生自带光环,在法西斯控制的欧洲地区,被禁止发行。而茨威格本人最终在南美自杀。


  张玉书说,南美虽好,却没人能读懂他的作品,就像《象棋的故事》所说的,“沉在海底里的一个密封箱”,没有了鲜花与掌声,他失去了活下去的耐心。


  但实际上,为更多读者所不知的是,张玉书的另一重身份——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张老曾说,翻译茨威格,仅仅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翻译工作,还包括研究、翻译德国诗人——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的翻译和研究,以海涅、席勒、茨威格为重点,学术“触角”延伸到德国浪漫主义、德国魏玛古典文学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德语文学。


  张玉书希望,中国读者不仅能读到茨威格,还能多多了解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接受采访时曾说,“这几位大师从不同的方面给我力量,为我树立榜样”,他推介说——


  席勒具有超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他几乎一直带病工作,虽只活了46岁,便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涅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警世者。他们的戏剧、诗歌、散文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人性的升华。


  “和茨威格一样,两位诗人的作品,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们的理想主义和文章风骨,也鼓舞了一代代的读者”,张玉书说。


  去世前仍不忘工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玉书教授,永驻光明中。”


  1月6日,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胡蔚,亲自撰写张玉书的讣告,发布在学院的官网上。


  胡蔚向新京报记者回忆,张老暮年,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创办了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为德语学术刊物做出开创性贡献。


  彼时,胡蔚刚从海外回国,“学术上,还处在成长过程”。她觉得,张老的《文学之路》,“提供了一个与国内外同行、前辈交流的平台,使我获益匪浅”。


  在2013年12月出版的《张玉书译文自选集》中,“作者”一栏内容,对其创办《文学之路》一事,做了详细披露——


  1999年,张玉书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同年,他创办并主编了中国日耳曼学第一本德语年刊《文学之路》。


  张玉书离世后,网友发帖缅怀他,“他是可以与茨威格灵魂对话的人”、“您带我领略了茨威格的魅力”。


  “第一次,我不仅对作者,还对译者充满了敬意。”一位钟爱茨威格作品的读者曾感叹:茨威格式的沁入心扉的思想冲击,最大程度呈现在张玉书先生的译本中,“您的翻译架起了桥梁,一端是我,另一端是茨威格的心里”。


  复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说,“中国德语翻译家中,翻译茨威格的人不少,但张先生对此花了极大的工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茨威格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张先生的努力。他的译文精准、流畅,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译作的风格对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琴回忆,住院前,张老还在努力翻译着茨威格的《与妖魔搏斗》,“这种精神,为之感叹”。


  1月15日,张老女儿因家事繁忙婉拒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家里只举行小型追悼会,一切从简,“这是父亲离世前的遗愿”。


  欧阳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主任。张老病危时,他去探视。张玉书见到欧阳韬的第一件事,是和他谈谈新书的前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欧阳韬告诉新京报记者,1月5日,张玉书离世这天,距他翻译的《茨威格小说全集》出版上市还有4个月时间。


  “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欧阳韬惋惜道。

2019-01-24 10:47:40
2975人浏览 0人评论
叫兽胡

  将《千字文》翻译成德文?这个瑞士学者做到了


  来源:钱江晚报


  瑞士学者林小发的新作德译版《千字文》在德国正式出版,截至2018年底,它已经卖出3500本,在欧洲,从普通读者到汉学界都对这本书予以了好评。


  2017年,林小发曾凭借其翻译的《西游记》首个德文全译本,获得德语地区图书行业重要奖项——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翻译类大奖,当时她的德译版西游记回译成汉语,在中国网络上走红,钱报也曾做详细报道。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14岁开始自学中文,21岁来到中国求学,曾在中国生活25年,在浙江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她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精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名著译成德文的工作。


  那么,将《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翻译成德语,应该怎么说?外国人能看懂吗?


  《千字文》文笔优美


  翻译的难点是还原意象


  《千字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林小发谈起《千字文》,便赞不绝口:“这样的一篇诗文,一共才一千个字,从天文地理写到人文历史、人生处事,又谈及古代文化、宫廷生活,还包括官场隐秘、官员退隐生活等等,甚至还说到了一系列古代名人,整篇文章文笔精美紧凑又朗朗上口,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千字文》原来已出过两种德文译本,1840年和1925年各有一篇德文译文。其中1840年的译本做得很认真,把所有典故与经典引文都列了出来,同时还附上了英译文。


  不过,林小发认为前面两个版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德文读起来不通顺,上下文也基本不连贯,似乎只是一些毫不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她第一次接触到《千字文》,是1990年在中国美院学书法的时候。当初她读到第三句“日月盈昃”时就深感费解,后面“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更是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她表示,“这次翻译虽然不少文字能够直接看懂,但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参考注释本、反复推敲、查找资料。”


  林小发认为,翻译时最关键的是要在译文中还原中文本有的意象。因此,如何将《千字文》中充满画面感而又搭配紧凑的文言文翻译成逻辑严密、精确详尽的现代德语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在翻译之前,她阅读了很多讲解《千字文》的书籍,比如刘宏毅《千字文讲记》、李逸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汪啸尹《千字文释义》等。她说,看了这些书,才明白“起翦颇牧”原来分别指四位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为什么专挑难的经典翻译?


  “有挑战,才有乐趣”


  短短一千个中文汉字,林小发一共用了半年左右时间来翻译。除了译文,她还写了许多德文注解和一篇四十多页的后记,书中还收集了很多《千字文》历代书法名帖。


  林小发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专业,导师是著名汉语言学专家楼含松教授。之前她曾花17年翻译德文版《西游记》,现在又翻译《千字文》,都是很难用其他语言表现的中国经典名著。


  楼含松曾问林小发:“你为什么总是挑最难的中国经典来翻译?”


  “有点挑战,才有乐趣。”她回答。


  林小发说,她研究《千字文》,是被书中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吸引。“这个开头十分宏伟,接下来的文字也意义深广。”


  当然,书中也有些地方较为平淡无奇,比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前一句略显乏味,后一句却又那么有诗意,那些鱼类和飞禽显得活灵活现。而且,书中通篇都是中国文化的典故。一开始她想,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被翻译成德语的。但正是这个“不可能”,让她手痒心痒。从那天开始,她就反复默念原文,捉摸译成德文的方法,一直到德文诗句能够脱口而出,译文就诞生了。


  林小发对此次的译作很满意,一方面她觉得翻译得很贴切,格式上也有一种诗歌的美感,读起来很通顺。另一方面出版社完全采纳了她设计的排版方案:右页有原文、拼音、字面翻译和诗文格式的译文,左页有图画和详细的注释。


  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刻


  致力于翻译中国古代文学


  从十四岁起,林小发就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深陷其中。她21岁初到中国时,中文已相当流利,能读中国文学原著、拉二胡、写毛笔字,也已读过了几个学期的汉学专业。


  当时她报了浙江美术学院(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书法班,来到杭州,进修一年。在杭州的这一年里,她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二胡,和中国的学生“打成一片”,交流彼此的文化,她逐渐摸索到中国深邃传统文化精髓。林小发深深地体会到,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话,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在1992年,她又报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在中国读本科,既能学艺术又能深造中国语言和文化。


  在大学期间,她还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孔国桥。“他带我去探访各地寺庙和僧人,也教我打坐、拜佛、修行等。”林小发在《在中国的25年》一文中回忆,“这些经历给我指引新的方向,也为我后来对小说《西游记》的兴趣铺开了道路。”


  本科毕业后回到瑞士,林小发开始着手《西游记》的翻译工作。书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精神一方面给了她一种宝贵的精神支撑,而另一方面却成为一次挑战。


  为了真正挖掘和理解这些内容,她报名了浙江大学中文系明清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补上有关儒释道的文化知识和经典的阅读积累,来更好地了解和翻译西游记。


  现在,林小发在瑞士生活,她可能是整个瑞士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最深刻的人。


  她每天练拳练剑,业余时还偶尔在山里采野菜。不过翻译工作依然是她生活的核心。其中一部分是她自己选择的以古代文学为主的翻译项目,另一部分是她为几家文化机构进行一些短篇小说、论文等的翻译工作。


  她偶尔也会用德文撰写文章,有的是关于中国文化,有的是关于汉德翻译的工作与技巧。她向钱报记者透露,目前拟定的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随文入观:古文的阅读、理解与翻译》,主要是阐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重点突出一些常见的翻译问题。此外,她还正在逐步翻译一些宋明清时期的道教经典。

2019-01-24 10:30:39
2633人浏览 0人评论
叫兽胡

  将《千字文》翻译成德文?这个瑞士学者做到了


  来源:钱江晚报


  瑞士学者林小发的新作德译版《千字文》在德国正式出版,截至2018年底,它已经卖出3500本,在欧洲,从普通读者到汉学界都对这本书予以了好评。


  2017年,林小发曾凭借其翻译的《西游记》首个德文全译本,获得德语地区图书行业重要奖项——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翻译类大奖,当时她的德译版西游记回译成汉语,在中国网络上走红,钱报也曾做详细报道。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14岁开始自学中文,21岁来到中国求学,曾在中国生活25年,在浙江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她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精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名著译成德文的工作。


  那么,将《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翻译成德语,应该怎么说?外国人能看懂吗?


  《千字文》文笔优美


  翻译的难点是还原意象


  《千字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林小发谈起《千字文》,便赞不绝口:“这样的一篇诗文,一共才一千个字,从天文地理写到人文历史、人生处事,又谈及古代文化、宫廷生活,还包括官场隐秘、官员退隐生活等等,甚至还说到了一系列古代名人,整篇文章文笔精美紧凑又朗朗上口,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千字文》原来已出过两种德文译本,1840年和1925年各有一篇德文译文。其中1840年的译本做得很认真,把所有典故与经典引文都列了出来,同时还附上了英译文。


  不过,林小发认为前面两个版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德文读起来不通顺,上下文也基本不连贯,似乎只是一些毫不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她第一次接触到《千字文》,是1990年在中国美院学书法的时候。当初她读到第三句“日月盈昃”时就深感费解,后面“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更是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她表示,“这次翻译虽然不少文字能够直接看懂,但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参考注释本、反复推敲、查找资料。”


  林小发认为,翻译时最关键的是要在译文中还原中文本有的意象。因此,如何将《千字文》中充满画面感而又搭配紧凑的文言文翻译成逻辑严密、精确详尽的现代德语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在翻译之前,她阅读了很多讲解《千字文》的书籍,比如刘宏毅《千字文讲记》、李逸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汪啸尹《千字文释义》等。她说,看了这些书,才明白“起翦颇牧”原来分别指四位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为什么专挑难的经典翻译?


  “有挑战,才有乐趣”


  短短一千个中文汉字,林小发一共用了半年左右时间来翻译。除了译文,她还写了许多德文注解和一篇四十多页的后记,书中还收集了很多《千字文》历代书法名帖。


  林小发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专业,导师是著名汉语言学专家楼含松教授。之前她曾花17年翻译德文版《西游记》,现在又翻译《千字文》,都是很难用其他语言表现的中国经典名著。


  楼含松曾问林小发:“你为什么总是挑最难的中国经典来翻译?”


  “有点挑战,才有乐趣。”她回答。


  林小发说,她研究《千字文》,是被书中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吸引。“这个开头十分宏伟,接下来的文字也意义深广。”


  当然,书中也有些地方较为平淡无奇,比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前一句略显乏味,后一句却又那么有诗意,那些鱼类和飞禽显得活灵活现。而且,书中通篇都是中国文化的典故。一开始她想,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被翻译成德语的。但正是这个“不可能”,让她手痒心痒。从那天开始,她就反复默念原文,捉摸译成德文的方法,一直到德文诗句能够脱口而出,译文就诞生了。


  林小发对此次的译作很满意,一方面她觉得翻译得很贴切,格式上也有一种诗歌的美感,读起来很通顺。另一方面出版社完全采纳了她设计的排版方案:右页有原文、拼音、字面翻译和诗文格式的译文,左页有图画和详细的注释。


  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刻


  致力于翻译中国古代文学


  从十四岁起,林小发就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深陷其中。她21岁初到中国时,中文已相当流利,能读中国文学原著、拉二胡、写毛笔字,也已读过了几个学期的汉学专业。


  当时她报了浙江美术学院(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书法班,来到杭州,进修一年。在杭州的这一年里,她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二胡,和中国的学生“打成一片”,交流彼此的文化,她逐渐摸索到中国深邃传统文化精髓。林小发深深地体会到,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话,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在1992年,她又报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在中国读本科,既能学艺术又能深造中国语言和文化。


  在大学期间,她还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孔国桥。“他带我去探访各地寺庙和僧人,也教我打坐、拜佛、修行等。”林小发在《在中国的25年》一文中回忆,“这些经历给我指引新的方向,也为我后来对小说《西游记》的兴趣铺开了道路。”


  本科毕业后回到瑞士,林小发开始着手《西游记》的翻译工作。书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精神一方面给了她一种宝贵的精神支撑,而另一方面却成为一次挑战。


  为了真正挖掘和理解这些内容,她报名了浙江大学中文系明清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补上有关儒释道的文化知识和经典的阅读积累,来更好地了解和翻译西游记。


  现在,林小发在瑞士生活,她可能是整个瑞士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最深刻的人。


  她每天练拳练剑,业余时还偶尔在山里采野菜。不过翻译工作依然是她生活的核心。其中一部分是她自己选择的以古代文学为主的翻译项目,另一部分是她为几家文化机构进行一些短篇小说、论文等的翻译工作。


  她偶尔也会用德文撰写文章,有的是关于中国文化,有的是关于汉德翻译的工作与技巧。她向钱报记者透露,目前拟定的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随文入观:古文的阅读、理解与翻译》,主要是阐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重点突出一些常见的翻译问题。此外,她还正在逐步翻译一些宋明清时期的道教经典。

2019-01-24 10:30:39
2633人浏览 0人评论
叫兽胡

  “德语翻译家”张玉书 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姓名:张玉书


  性别:男


  终年:85岁


  去世时间:2019年1月5日


  去世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去世原因:因病逝世


  生前身份:著名德语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文学教授,译有《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


  1月5日13时57分,在昏迷数日后,翻译家张玉书还是走了。


  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哔”声持续良久。然而这位被誉为“最懂茨威格”的老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持久回响。


  1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发文称,“他为我们打开德语文学世界的一扇窗,翻译大量海涅、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翻译界的重大损失。”


  为茨威格“正名”的翻译家


  1934年的上海,黄浦江上船只川流不息。这一年,张玉书出生。此后数年,他接受了西式教育。


  1953年,张玉书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四年后,留校任教。1985年,他被北大特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此后的34年间,张玉书有了更多社会头衔和身份:北大西语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德语教研室主任、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但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用毕生,带领无数中国读者,走进了一位犹太文豪的精神世界。


  在北大西语系任教前后,张玉书翻译了大量茨威格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世界》……


  他以精妙隽永的“译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也因此,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了“资深翻译家”的称号。


  张玉书走后,《光明日报》对他的贡献这样“定调”: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近半个世纪,是目前国内德语文学界的元老级人物。


  谈起张玉书与这位“世界文坛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的结缘,其实起于一本历史人物传记。


  谭玛丽先生是张玉书的启蒙老师。一次偶然机会,他把茨威格写的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富谢》送给他。


  这本传记讲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见风使舵的政要人物。张玉书阅后,深受震撼,便萌生了翻译的念头。


  “之所以翻译此书,是想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以警示后人”,他曾在一篇自序中这样写道,“从这本书启程,我走进了这位奥地利作家的内心深处”。


  张玉书说,阅读、翻译茨威格作品,“了解愈深、敬佩愈重”。


  翻译数年后,在2007年,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翻译体会,出版了一本书,《茨威格评传:伟大心灵的回声》,“想帮助读者,了解茨威格含蓄内敛的心灵世界,尝试探索他的自杀之谜”。


  书中,张玉书这样描述第一次读到茨威格作品的感受,“最早读到的,是《世界文学》上发表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当时感觉就是,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描写方法”。


  他解释说,爱情描写起来,不都是羞答答的,或是《金瓶梅》那样的,“茨威格的爱情描写,非常优美、高雅、细腻,诗意浓郁。”


  茨威格也因此在中国曾被误解。


  随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热带癫狂症患者》《雨润心田》等作品风靡,在很多读者印象里,茨威格是一个“只会描写风花雪月、不关心政治的流行文学作家”。


  但张玉书却坚定地予以了否认:茨威格是一个以独特方式,抗击专制暴政,反对纳粹的斗士。


  于是,他身体力行、奔走相告,“我们应该为茨威格正名,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跟法西斯进行斗争的勇敢作家。”


  很多年后,张玉书回忆起这段历史,仍会“倍感惋惜”:“极左思想下,传统学术界把茨威格放得很低。虽然茨威格曾犹豫过、彷徨过,但最后,还是写就了《象棋的故事》和《昨日世界》,表现了反法西斯斗争终将胜利的信念。”


  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茨威格和张玉书,是中国读者印象里常被捆绑在一起的两个名字。一个在国际文坛间被放逐、游走;另一个,如“影子”般存在,名字躲在著作者之后。


  茨威格的作品,并不是天生自带光环,在法西斯控制的欧洲地区,被禁止发行。而茨威格本人最终在南美自杀。


  张玉书说,南美虽好,却没人能读懂他的作品,就像《象棋的故事》所说的,“沉在海底里的一个密封箱”,没有了鲜花与掌声,他失去了活下去的耐心。


  但实际上,为更多读者所不知的是,张玉书的另一重身份——研究德语诗歌的专家。


  张老曾说,翻译茨威格,仅仅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翻译工作,还包括研究、翻译德国诗人——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的翻译和研究,以海涅、席勒、茨威格为重点,学术“触角”延伸到德国浪漫主义、德国魏玛古典文学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德语文学。


  张玉书希望,中国读者不仅能读到茨威格,还能多多了解海涅和席勒。


  张玉书接受采访时曾说,“这几位大师从不同的方面给我力量,为我树立榜样”,他推介说——


  席勒具有超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他几乎一直带病工作,虽只活了46岁,便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海涅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警世者。他们的戏剧、诗歌、散文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人性的升华。


  “和茨威格一样,两位诗人的作品,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们的理想主义和文章风骨,也鼓舞了一代代的读者”,张玉书说。


  去世前仍不忘工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玉书教授,永驻光明中。”


  1月6日,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胡蔚,亲自撰写张玉书的讣告,发布在学院的官网上。


  胡蔚向新京报记者回忆,张老暮年,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创办了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为德语学术刊物做出开创性贡献。


  彼时,胡蔚刚从海外回国,“学术上,还处在成长过程”。她觉得,张老的《文学之路》,“提供了一个与国内外同行、前辈交流的平台,使我获益匪浅”。


  在2013年12月出版的《张玉书译文自选集》中,“作者”一栏内容,对其创办《文学之路》一事,做了详细披露——


  1999年,张玉书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同年,他创办并主编了中国日耳曼学第一本德语年刊《文学之路》。


  张玉书离世后,网友发帖缅怀他,“他是可以与茨威格灵魂对话的人”、“您带我领略了茨威格的魅力”。


  “第一次,我不仅对作者,还对译者充满了敬意。”一位钟爱茨威格作品的读者曾感叹:茨威格式的沁入心扉的思想冲击,最大程度呈现在张玉书先生的译本中,“您的翻译架起了桥梁,一端是我,另一端是茨威格的心里”。


  复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说,“中国德语翻译家中,翻译茨威格的人不少,但张先生对此花了极大的工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茨威格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张先生的努力。他的译文精准、流畅,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译作的风格对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琴回忆,住院前,张老还在努力翻译着茨威格的《与妖魔搏斗》,“这种精神,为之感叹”。


  1月15日,张老女儿因家事繁忙婉拒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家里只举行小型追悼会,一切从简,“这是父亲离世前的遗愿”。


  欧阳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主任。张老病危时,他去探视。张玉书见到欧阳韬的第一件事,是和他谈谈新书的前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欧阳韬告诉新京报记者,1月5日,张玉书离世这天,距他翻译的《茨威格小说全集》出版上市还有4个月时间。


  “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欧阳韬惋惜道。

2019-01-24 10:47:40
2975人浏览 0人评论
圈子公告
1/1        
  • 欢迎加入德语翻译圈子

    发布于 2018-09-19 19:28

    本圈子仅供大家互相切磋、友好交流。请大家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不得传播各类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