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 / 作品详情

当代人类学十论潘天舒 著

作品分类:

作品标签: 思想史

出版时间:2014-07-0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书号:9787542647474

 

分享 收藏 点赞 我要评分

推荐指数

短评

300字以内

0

0人评分

作者简介
潘人舒,本书作者于1995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2002年获哈佛人类学博士学位。在2002至2005年期间任教于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在美期间科研项目曾荣获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人类学基金会(Wenner一Gren Foundation)和丰田基金会等国际著名科研和学术机构的资助。从2006年起,任职于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2007年起任复旦一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国际医学人类学领军人物凯博文教授任中心名誉主任)。2008年起任“复旦一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主编。主要学术作品包括:Neighborhood Shanghai和《发展人类学概论》以及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及论著发表的论文。2011年起开设复旦人类学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fudananthro),使之成为作者教研团队与人类学同行和同道沟通的平台。
内容简介
当代人类学十论(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作者 (潘天舒)以“公共性、”“植根姓”和“前瞻性”三个关键词来概述当代人类学的特征,不仅是为了表示对最近十年问国际人类学和社会学“公共转向”趋势的关注和认同,更是对人类学专主动参与公共议题讨论并得到公众认可这样一种前景的展望。在上世纪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黄金岁月”,博厄斯、德和本尼迪克特曾经喻户晓的名字。他们的学术作品对于引导公众意见,尤其是纠正学外对于种族、性别以及国际关系问题的种种偏见和谬误,起到了令今人难以想象的作用。而人类学研究成果一旦受到公众关注,成为公共话题,也将迫使人类学者将目光投向象牙塔之外真实世中的芸芸众生,而不是拘泥于对某个范式、概念或习俗的反复分析和讨论。同时,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超越经院藩篱和摆脱精英意识的人类学,常常具有前瞻性的视野,不但能够使学科与时代的变化同步,而且能及时甚至超前地调整研究思路和目标。作为人类学公共性和前瞻性特征的方法论基础,植根性不但是对田野研究这一人类学核心方法本质的形象概括,也是当代中国人类学在“大国崛起”语境中赖以立足的必要条件。
评价(全部0条)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