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自6月10日开幕以来,仅10日、11日两天就有超过10万人次的市民来到非遗博览园主会场参与活动。非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理念的本届非遗节,让非遗走进了街道、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市民的生活。连日来,成都市民赏演出、学技艺、购产品,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一起探索着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之道。
多彩活动,让民众在亲身接触中体验
烈日炎炎下,“中华传统武术集中展示”的舞台前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彩的武术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这个展演有来自河南塔沟、湖北武当、河北雄县等多支传统武术队参加。过去只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招式如今都一一亮相,许多观众表示,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彩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武术表演只是成都非遗博览园众多活动的一个缩影。来自成都市万春小学的学生以剪纸小传人、现场讲解员和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为参观者介绍二十四节气和剪纸艺术,“非遗·生活”创意展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文化产品供参观者选购,“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则用充满活力的比赛形式代替静态展览,为新生代传承人提供了舞台……本届非遗节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把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百姓面前,让他们得以在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智力支持,推动生产性保护升级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缺乏创新、不接地气使一些非遗产品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2015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本次非遗节设立“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展示了2015年至2016年的成果。
国家级狮头(彩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伟的嫡传弟子欧琦辉是第五期研修班“非遗进清华”的学员,研修班给她打开了传承新思路,她形容为“两只脚走路”:一只脚是保留传统,过去的狮头只服务于真人表演,欧琦辉则把佛山狮头的元素打散后重新组合,扩大了狮头的使用范围;另一只脚则是开发衍生品,比如全球限量20件的3D打印镂空狮头,利用新技术把佛山狮头的形象和纹样特征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让人耳目一新。
融合是非遗发展的一大关键词。《茶席·缘》是国家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的徒弟刘红生的参展作品。“老师说要1+1>2,我就想看看把最优秀的工艺在一套茶席上整体呈现,能不能做到1+1>3。”刘红生和清华研修班的同学何满、吕成、俞均鹏合作,融合钧窑烧制技艺、鎏金技艺、嵊州竹编、徽州漆艺四大工艺完成了这件作品。
非遗不能“曲高和寡”,也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用性”是这一转型的关键。蜀绣传承人肖华告诉记者,过去蜀绣制作时间长、价格高昂,研修班学习之后,她将大熊猫的形象与蜀绣工艺结合起来开发出背包、手袋等日用品,市场供不应求。
进入社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嘹亮的唢呐独奏,经典的京剧《红灯记》,精彩的四川相书《姑娘算命》……小小舞台被围得严实,这里是非遗节“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展演”的首站——黉门街社区。成都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夏凛告诉记者,非遗节期间进社区展演活动覆盖了35%的社区,非遗节结束之后这项活动仍将保留且以本地的文化表演为主。
舞台上是热情洋溢的演出,几步远的黉门文化志愿服务站内,一些居民簇拥在蜀绣、剪纸和棕编老师的身边,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棕编的王女士正尝试用棕叶编一条龙,她说:“原来在街上就见过有人卖,没体验之前觉得很神秘,体验之后发现也没那么难。”孩子们则被皮影戏吸引了,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皮影造型,青涩地操纵着木杆,自己编演故事,玩得不亦乐乎。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据黉门社区的志愿者介绍,居民可以通过社区的文化日历了解服务站不同的非遗文化传播项目,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黉门街社区还尝试邀请非遗传承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队伍中,比如在服务站教蜀绣的“独臂绣娘”陈再英最初在景点摆摊,但游客只是过客,不利于手艺传承,黉门街社区就邀请她加入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义务指导数百名蜀绣爱好者。
离开了生活的非遗传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只有让非遗重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人民的生活,非遗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