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在长达半年的展览期间内,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完整的策展理念,独特的语境构建,引发了国际当代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尤其是开幕周期内的多媒体皮影演出,更是场场爆满,掌声雷动。距展览开幕已经过去10个月有余,日前,“不息——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北京站”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观众可以一探究竟,感受当代艺术的魅力。
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策划的此次展览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邬建安、汤南南、姚惠芬和汪天稳四位艺术家参展。展厅内的多件录像、绘画、雕塑、装置、刺绣、皮影、摄影乃至多媒体表演等作品异彩纷呈。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邬建安与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合作的《崖山》系列中,八张构图完全相同的画面,变换着用上了众多的刺绣针法,似乎向我们指出了文明的基因深藏于看似千变万化的图形和一以贯之的针法中;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汤南南的视频作品《铸浪为山》将海浪阐释为群山,相似的结构与力量中,人类是不息运动的参与者;而汤南南和陕西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合作的系列作品《逍遥游》中,皮影雕刻的刀路让图像中的云水鸟兽器物纳入到统一的气韵之中;邬建安的《五百笔》拼贴作品收集了大量不同身份的人随意在宣纸上留下的笔痕,剪刻拼组后显现出笔画本身蕴藏的勃勃生机,以及这背后承载的不同人生信息;汪天稳与邬建安合作的手工镂刻牛皮作品《七座山》选择了七座仙山作为创作主题占满展厅,精密控制下的镂空在有序与无序之间气象万千,能量满盈,观者在有意无意的碰触间形成空间上的延展与遐想。
循着声音来到围满观众的展厅,这里展示的《不息——移山填海》是来自陕西华县的民间艺人与青年艺术家合作创作的多媒体皮影表演,也是策展人与众多艺术家交叉合作的集体创作。由程控机械、实时VJ操纵的投影,将基于三个古老传说的皮影形象循环上演并互相连接。观众散布在展厅各处,既可以观看幕布正面的表演,也可以观看幕布背后操纵皮影的过程及现场绣娘们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的艺术家师承地图、艺术家交叉合作关系图更是举足轻重,寻根溯源中将展览描述为流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文献区展示了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们重访民间、再造乡土中国的努力,是一场情深意重的致敬。
展览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在威尼斯的展出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与探讨,说明了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参展艺术家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从艺近四十年,精通各种刺绣技法。她认为此次和艺术家们经过三个月的跨界合作,碰撞出许多艺术火花,这对于传统苏绣艺术是全新的探索与突破。
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燕认为,展览以“不息”应对整个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艺术永生”,提出中国艺术“不息”的力量来自精英与民间的互动,来自代际传递的师承,来自积极的合作,希望展览能引起更多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及参与。
据悉,因为美术馆的空间条件与威尼斯展厅的空间有所不同,展览作品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略有调整,补充了因为威尼斯空间局限,部分艺术家当时未能展出的作品。随着空间和语境的变化,展览的气质与威尼斯的现场有所不同,但依然能在相当程度上让未曾造访威尼斯现场的观众们看到策展和作品的完整思路。不管来自民间还是专业院校,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在此是一种应答和开启,诸如中国传统工艺元素的运用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当代艺术是否需要现场经验等等的讨论,也需要在当代艺术家跨越千年的唱和中、在充满探索精神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