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风和畅——2017首届国学春晚》等热播荧屏——
文化类节目何以赢得口碑
光明日报记者 李蕾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张进进
近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圆满收官。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受到观众关注,在荧屏内外引发一股古典诗词阅读品评热潮。这只是文化类节目市场火热景象的一个缩影。貌似低调高冷的小成本文化类节目何以做到“收视与口碑齐飞”?它传递出了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什么信号?
内容创新给市场注入一股“清流”
一段时间以来,综艺节目一直处于“霸屏”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255档国产综艺节目。各大电视台拼明星、拼资源、拼资本、拼话题,轰轰烈烈。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对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有意思没意义、缺乏原创力的吐槽声音。
“在娱乐类综艺节目制作走进同质化竞争的窄巷之时,一批无明星、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异军突起,以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分析。
今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风和畅——2017首届国学春晚》令人眼前一亮,斟一杯清茶,听一首《从前慢》,读一读《傅雷家书》,该晚会在清新雅致的构思间展开家书、家教、家训三个篇章,让观众在唯美歌舞和经典诵读交相辉映的舞台叙事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光华。
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没有过度的舞台包装,没有烦琐的环节设置,仅凭一封信、一个演员构成的清奇画风,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还有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文化寻根”类纪实节目《客从何处来》、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
一批文化类节目乘势而起,在获得一定收视成绩的同时,更收获了好口碑和高人气。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综艺节目也越来越注重挖掘所要表现内容背后的文化力量。像《中国好歌曲》之类的音乐真人秀在编曲和歌词中融入传统音乐元素,厨艺类真人秀《中国味道》还原《红楼梦》《白鹿原》等经典文化作品中的美食,在荧屏上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化创新风潮。
新媒体传播放大节目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正大综艺》到21世纪初火爆荧屏的《幸运52》《开心辞典》,再到近几年兴起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成语英雄》,直至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字如面》《国风和畅——2017首届国学春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是周期性的。这既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所致,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朱传欣认为,文化类节目的“回归”其实对应着国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升级。在各式明星真人秀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内容和信息量的诉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
朱传欣发现,与以往文化类节目将不同类型的知识一锅烩的“文化大卖场”模式不同,现在的节目大都围绕特定题材,深耕垂直领域,集中对某一话题、某一职业或某一群体进行主题设计,更像“文化专营店”。编导以开放的比赛形式和新颖的赛制设计突破了固有的叙事套路,用平视视角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此外,节目借助新媒体渠道碎片化、事件化、社交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样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宕,放大节目自身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形成“文化现象”,使这些直抵人心的文化内容在大众化的综艺节目包装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
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让这股文化节目创作热潮持续下去?
杨洪涛认为,和过去相比,节目样态的创新是当下文化类节目的一大亮点,应该继续发扬。文化类节目不仅要成为“智慧的化身”,还要集幽默感、悬念感、刺激性、戏剧性于一体。通过诸如以一敌百、两两组合等“PK”奖惩模式和游戏设定,将多种节目样态与元素巧妙嫁接在一起。另外,适当展示选手自身的风采、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增添其表现力与辨识度,也是为节目增加可看性、提高艺术生命力的必备条件。当前大量综艺节目通过宣传使名不见经传的素人嘉宾变成“网红”,而这些网络名人再反过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节目宣传,双方形成共赢局面,就是例证。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则强调,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创作者应进一步在选题和具体表现手法上拓宽思路、锐意创新,努力寻找与现代受众的需求、认知以及知识结构相契合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发挥其文化效能。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4日 09版)
2024-10-21
2024-10-18
2024-10-17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