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全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国产电影票房为266.63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8.33%。虽然在12月20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已达到440亿元,和2015年440亿元的总票房相比,仅用了354天完成,但这个票房总数离2016年初展望的600亿元仍然很远。
高开低走,市场趋向放缓
从2010年开始,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惊人,连续5年票房都保持在40%以上的增速。2015年,《捉妖记》《港囧》《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国产电影票房均突破10亿元大关,票房总量达到440亿元,49%的同比票房增量也创下了近10年来的涨幅最高值。
2016年伊始,中国电影市场仍在延续票房神话。2016年大年初一,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成为爆款,一举斩获近34亿元票房,登顶国内票房史冠军。同档期上映的《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均获得超过10亿元的票房,三部影片直接点燃猴年春节档。进入3月,电影票房继续升温,仅在2016年3月7日当天,单日院线票房总收9880万元。
如此火爆的开年令业内做出了2016年全年票房将超过600亿元的预测,然而,随后的电影市场“节节败退”,无论是暑期档还是国庆档甚至贺岁档,票房成绩与往年同期都无法相比。
影市疲态在四五月开始出现,不但票房出现较大回落,单月成绩也比较惨淡,甚至出现了同比下跌的局面。据统计,2016年7月与9月的票房与2015年同期相比,堪称遭遇“滑铁卢”,分别暴跌10亿元和13亿元,同比下降18.2%、38%,5年来首次出现票房负增长。
尤为尴尬的是,2016年暑假的票房冰点效应一直蔓延至中秋国庆档——被业内视为“最强”的国庆档仅有一部黑马电影《湄公河行动》突出重围,获得超过10亿元的票房。
12月,随着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和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大片的上映,2016年贺岁档的第一波高潮正式来临。12月23日,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和成龙主演的《铁道飞虎》同时上映,为影市带来又一波观影热潮。但2016年全年总票房并没有如年初预估,止步于457亿元。
“拐点”未至?理性先行
综观2016年的院线电影,虽有惊喜之作,仍缺乏一定数量具有支撑性和示范性的标杆作品。当在线购票平台疯狂的“票补”退潮后,中国电影产业遭遇的内容瓶颈导致那些曾因“9.9元看一场电影”走进影院的消费者不断流失。虽然近年来国内影院建设快速发展,全国银幕数超过了4万块,然而上座率并未实现同步增长。这一现象是在提醒电影界:仅凭银幕增长来推高票房的“银幕红利”模式正逐渐失效。
针对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情形,业内一度出现了“拐点”的争论。评论界认为,伴随中国电影市场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电影工业体系、创意开发能力、人才培养等短板已经出现,数量型增长模式可能遇到了天花板。
不过,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并不认同“拐点”一说。在他看来,2016年并非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而是中国电影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出现了某种拐点。饶曙光表示:“长期外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红利曲线已渐趋平缓,结构性过剩现象渐显,内容供给亟待加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各方论争的“拐点”正是当前中国电影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是其表象,中国电影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则是其实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同样认为中国电影“拐点”还未到来。他认为,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展现出的是非常态的增速终止,这源自互联网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同时也和监管部门对“票补”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相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票房的超高速增长,有效挤出了电影市场尤其是电影票房中的泡沫,有利于中国电影的整体利益及长远发展。虽然600亿元总票房的目标在2016年未能实现,但尹鸿对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充满信心,认为未来两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业界也有人士认为2015年的电影市场是“昙花一现”,2016年票房增速放缓是市场回归理性。去年10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万达电影峰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把2016年中国电影的低迷形容为“良性的自我调整”。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还远未到饱和状态,“未来十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会持续保持15%的增长。按照这个判断,十年后的2026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达到300亿美元,大概占到全球电影票房市场份额40%到50%的规模”。
在票房之外,中国电影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现象,如影片质量整体提升、类型题材进一步多样化、主旋律题材电影有突破、影院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启动等。一些作品可圈可点,像《百鸟朝凤》《我们诞生在中国》这样的影片为小众电影的市场化之路做出了尝试;《湄公河行动》为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长城》成为中国电影与欧美深度合作、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步……
行业竞争应落在内容及创作者上
相比业界面对2016年电影市场低迷显露出的焦虑,一些学者对此的分析显得冷静客观。
在饶曙光看来,市场的相对低迷或许是件好事。“这提醒中国电影人不要盲目乐观和沉迷于票房数字,而要更加清醒理智地思考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同样认为,适度的增速放缓有益于健康生产和市场格局的形成。“产业必定要经历挤掉泡沫、返璞归真的过程,在大量资本涌入推动市场快速膨胀并衍生种种乱象之后,内容的核心地位必然重新被强调。”
这也是业界的共识——电影作为内容产业,行业竞争最终要落实到内容本身以及生产内容的创作者本身。
戴锦华用“一栋华丽的巨型建筑”来比喻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里面还有许多空房间,产业规模如此迅速地扩张,当大硬件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软件严重不足。”她认为软件的核心在于人。
站在2017年初,回望过去一整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值得中国电影人反省的是,不应把注意力太多放在电影票房增速上,而更应该关心作品质量。当注重人物塑造、叙事逻辑以及人文关怀的高品质作品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的时候,那才是中国电影腾飞的起点。一如饶曙光所言:如果过去是产业的黄金十年,未来应该是创作的黄金十年。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