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森林覆盖率很高、素有“千湖之国”美称的芬兰度过了漫长的冬季,阳光明媚、水光闪烁,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此时的芬兰虽在极夜之后天色渐明,但依然寒风凛凛,常在人们期待春风送暖的时候,一场大雪不期而至。
我们所认识的芬兰,是圣诞老人,是诺基亚手机,是游戏《愤怒的小鸟》。我们所认识的芬兰文学呢?是著名史诗《卡勒瓦拉》?是周氏兄弟翻译的明那·亢德和约翰尼·阿霍的作品?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佛朗斯·西朗佩?是北岛翻译的女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的诗歌?还是新近在世界文学领域分外有名的作家索菲·奥克萨宁?
今年是芬兰独立100年。100年特别适合做一些总结,一份清单。芬兰国家广播网“书海芬兰”频道的记者赛博·普拓宁和娜德亚·诺威克编写了一份书单——“芬兰的101本书”:从4500多本书中选出100本,1917年至2016年一年一本代表作,2017年的书单则在年底通过网络投票选出。
几位中国读者熟悉的芬兰作家及其作品都榜上有名,例如1919年佛朗斯·西朗佩描述了芬兰农业社会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神圣的贫困》。托芙·杨松为儿童文学争得一个席位,孩子们喜爱的萌物姆明系列以1950年出版的第四本《姆明爸爸的丰功伟绩》荣登榜单,其中关于爱、自由以及对差异性的包容与理解,使该书不仅只是儿童文学读本。而2008年之书必然归于索菲·奥克萨宁的《清洗》,书中既有对历史的宏大描述,又有对人性的深刻反省,在全世界获得好评无数,译本众多。
一本书既要代表那个时代芬兰的精神面貌、社会变革,还要能反映人们内在价值观的变化,例如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一本书如何反映社会多元的变化?如何从同年出版的诸多佳作中做出唯一的选择,连编者普拓宁都觉得棘手:“具体到一年只选一本书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是多么复杂和困难。”
所以此书单一出,引来争议无数。有人批评书单上的文学品类太过单一,过于集中在小说类,近现代诗歌入选作品只有1987年出版的诗人艾娃·基勒比诗集。而在众多小说中,有人批评缺少对青少年主题关注的作品,大多数入选的小说都选择了历史、社会等宏大主题。此外,尽管大家对入选作家比较认同,但对该作家的入榜图书则有较大争议,还有人批评书单中男性作家太多,女性作家太少。
尽管100个人眼中有100份不同的书单,但这份书单中的芬兰作家基本代表了芬兰文学百年的发展。通过这100本书,可以看出芬兰和芬兰人在国家独立100年中的发展变化:在俄罗斯占领下争取独立,在瑞典和俄国的夹缝中追求生存与发展。与左右强大的邻国间错综复杂的战争、政治、经济和文化继承关系,塑造了芬兰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格。
与此同时,芬兰社会也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走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尽管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但纵览这份书单,芬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一直在延续,有关社会题材的描写比比皆是:早期文学作品中农村生活的中心地位,工业化发展与战争间的联系,社会巨大转变下小人物的生活等现实题材,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均有表现。
农业社会时期的一些入选作品有:1918年艾依诺·雷伊诺诗集《自由之书》里对政治和社会的呼喊和反思;1919年佛朗斯·西朗佩《神圣的贫困》对农业社会中农民的生存和贫困进行了深刻思考;1931年彭蒂·韩培在《魔界》一书中描述了工业化对芬兰人赖以生存的林业,以及世世代代伴其左右的森林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对战争时期反思的入选作品有:1942年艾拉·彭纳宁《战争之前是青春》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大时代背景下失去青春、前途和未来的一代人;1954年韦伊诺·林纳《无名的士兵》,则塑造了一个代表芬兰人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英雄形象。
20世纪90年代,芬兰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将芬兰一跃带入发达国家行列,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几乎重新塑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到了新世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让新世纪的作家对移民、对文化差异有着更多的现实思考。
2001年亚力·特尔沃的《我们芬兰的宗族》以犯罪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世纪之交芬兰人对移民和外来人口的偏见;2014年帕蒂姆·斯塔妥奇的《我的一只叫南斯拉夫的猫》描述了阿尔巴尼亚的移民从南斯拉夫来到北国芬兰后,如何适应这个冰天雪地的环境,如何寻找自己身份认同的过程。
要读懂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除了熟悉这个国家的历史,还一定要了解它的自然环境,历史进程和自然环境共同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风格。
芬兰国土面积达33.8万平方公里,与中国云南省面积相似,而芬兰人口不到540万,主要集中在西南沿海地区,大约1/5的人口居住在南部首都大区。通过这些简单的数据,可以想象芬兰地广人稀,1/3国土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处纬度之高,意味着芬兰的冬夏区别巨大。
也许正是经过了漫长、严寒、黑暗的冬季,温暖、明亮、繁茂的夏季才显得那么短暂而宝贵。此外,芬兰2/3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即使在南部大区的城市生活,森林也近在咫尺。冬季白雪皑皑,一片寂静。夏日藤蔓枝茂,林间有浆果鲜蘑,有鸟雀鸣叫。所以,芬兰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紧密,芬兰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大自然对芬兰人来说是一切,它是芬兰人的根,是芬兰人的精神家园。也正因此,芬兰人对自身、对社会、对历史、对世界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
正如1939年西朗佩获得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词写道:“(西朗佩)对国家和农民的深刻理解,美妙的艺术描绘,展现了芬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西朗佩在《夏夜的人们》中写下这样的芬兰:“北方的夏天,夜幕迟迟不肯降临,黄昏久久徘徊不去,暮色在流连中渐渐苍老,即便天色渐暗,也给人难以言喻的明朗之感,仿佛黎明不久将至。迟暮就像一曲舒缓的旋律,悠扬的音符在紫罗兰色的晚霞中愈发轻柔,直至划上短暂的休止符。”
文学是一面镜子。通过这101本书,可以看到芬兰之所以成为芬兰,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2024-10-18
2024-10-17
2024-10-16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