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发现“共通性”,而不是寻找“差异性”。
朋友送给徐宝锋一幅“东学西渐”的字画,他一直挂在办公室里。他相信,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中西方文化一定会相互借鉴,互惠共赢。
2019年4月17日,徐宝锋向捕舆者介绍其挂在办公室墙上的字幅“东学西渐”:“我的一位朋友看我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海外,便送了我这幅字”。(本文图片均来自华舆 李雪峰/摄)
作为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的徐宝锋多年来开展中国文化海外交流与传播方面的工作。他明白文化“走出去”不是目的,“走进去”才是关键。
据了解,中国文化译研网作为帮助世界各国多语言读者和观众及时发现、翻译、创作和分享优秀中国文化作品的公益平台,自2015年开设以来,已与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一对一国别互译合作交流,建设20余个“一带一路”语言专家委员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徐宝锋对于“民心相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民心相通的工程,需要经历彼此了解、认同,最终达到完全信赖的过程。
“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可以彼此发现对方文化的闪光点,同时推荐自己的文化。”徐宝锋发现,海外译者、汉学家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成一条高速公路,他们发现这条路在自己家门口设置了‘出口’,不仅可以上这条高速公路行驶,而且可以双向开展交流合作。从‘单边’交流到‘多维’交流,彼此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2019年4月17日,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总执行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锋接受捕舆者采访。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外双边文化交流的频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徐宝锋最明显的感受是,越来越多海外译者和汉学家直接来到中国,与中国出版企业、作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甚至是借由他们的观察和实际体验来直接写“中国故事”。“中国打开了自己的大门,把路打通,最终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达目的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中国图书、影视作品在走出海外的过程中,出现过不符合当地人心理习惯、阅读(观看)习惯,和接受习惯的问题。徐宝锋在思考,海外受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中国作品?“《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深受海外读者喜爱,这可以看出一些启示。”徐宝锋认为,作者确实是在讲述一个中国故事,但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的《狼图腾》在蒙古一经发售就进入了畅销榜;斯瓦希里语版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受到当地人喜爱。
徐宝锋办公室的走廊入口处墙上挂着“中蒙国际出版交流平台”的牌匾,这一平台是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蒙古NEPKO出版社等蒙古出版机构于2018年共同发起设立,为关注中国文化的蒙古国读者,及时发现、翻译、创作和分享优秀中国文化作品。
徐宝锋发现:“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发现‘共通性’,而不是寻找‘差异性’。”比如,中国和坦桑尼亚都注重家庭关系,都渴望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所以《媳妇的美好时代》收到了欢迎。“美好的情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会超越国别、语言,成为连接你我的钥匙。我们就是要寻找这种这种共同点,达到情感共鸣。”
“只有打开了情感通道,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走进彼此心中。”徐宝锋说。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