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伊朗青年汉学学者、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艾森(Ehsan Doostmohammad)撰写的《<孟子>之一瞥——“民贵君轻”思想》一文发表于伊朗Etemad(笃信)日报。
艾森先生也是首位将《孟子》 从中文直接翻译成波斯语的译者,此版《孟子》译注被列入2019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在Etemad(笃信)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中,艾森先生采用通俗的语言,为伊朗读者介绍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孟子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学说,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伊朗的传播。
文章中文版内容如下:
《孟子》之一瞥——“民贵君轻”思想
孔子是中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此外,时常伴随着他的名字出现的,还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孟子。山东省称之为孔孟之乡,儒家学说也称之为孔孟学说,在中国文学中,孟子与孔子并驾齐驱,孟子的文学重量于此可见一斑。
孟子于约公元前371年出生于位于今山东省的邹国。虽然孟子比孔子晚了一百年出生,不能直接受业于孔子,却称得上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继承人。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更坚定了他传播孔子学说的决心。关于孟子的童年,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幼年丧父,母亲对他思想和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孟子的母亲是一位模范女性,“孟母三迁”的故事被中国人所熟知。由于家境贫寒,他们起初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学习和模仿了葬礼上送葬者的行为。孟母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定搬迁。他们选择的第二个住处靠近市集,但孟母也注意到她的儿子受商人的影响,并模仿他们行事,所以她又一次决定搬家。第三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孟母看到儿子学习后决定留下来。事实上,孟母用行动贯彻了孔子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孟子生活的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相互讨伐,攻城略地,以扩大疆域,致使人民颠沛流离,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周游列国,推行他的“王道”和“仁政”主张。在奉君王为天子的时期,君王是人民财产和生命的所有者,他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在表达观点时直言不讳,当他看见人民穷困潦倒,就斥责那里的君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同时,他认为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不在于它的疆域范围和军事实力,而在于仁政的推行。他笃信哪怕在方圆不过五十公里的滕国施行仁政,也会受人民拥护,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民归顺于它。
孟子周游各国多年,从来不为富贵所迷惑。他说智慧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鲁平公要主动去见孟子,但被身边的宠臣臧仓阻止了。对此,孟子说道:“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我不被鲁侯接见,是天意。哪里是因为那个叫臧仓的人让我不得被接见呢?) ”
在那个时期,人性论的争执十分激烈,部分人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在他看来,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尽管可以借助外力将水引向山上,但这并非水的本性。人性的改变同样如此,人受制于不良的条件而做出坏事,但这并非人的本性。此外,孟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人性的基石,是治国理政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权处理国家的事务。母亲去世后,他辞去了齐国官职,为母亲守孝三年。此后,他见君王不愿改变治理国家和对待人民的方式,于是干脆辞去政务。
孟子的学说对中国和东亚的思想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不知道他的学说和主张,就难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孟子》是他唯一的著作,也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人物小记:
Ehsan Doostmohammad(艾森),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2021”营员。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研究和翻译,先后翻译出版了《习近平用典》(负责翻译古文及部分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护手册》《四书五经的名言》《濒湖脉学》《舌诊》《中药学》《中医内科学》《慈悲》《中华智慧:中国经典名言名句集萃》《大学》《中庸》《孟子》《弟子规》合集以及莫言的短篇小说《初恋》等作品。
2025-01-10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