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出版:日本作家们的“低处高思”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高丹

2018-12-20

  最近,新经典出版公司引进了日本岩波书店的十三种图书,通过五年时间的翻译、编辑,合称“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目前已上市七卷:《过劳时代》《格差社会》《京都》《日本的诞生》《日本的汉字》《日本的神话》《日本文化关键词》。其余六卷,将在2019年夏全部出齐。

  12月15日下午,“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新经典文化副总裁猿渡静子、《日本文化关键词》作者藤田正胜和中国社科院学者李文明,出席了发布会。

  在东京都千代区的神保町车站旁,有一栋名为“岩波书店”的八层建筑耸立于此。每天早上,店员会在宣传墙上张贴新书推荐的海报,在门口的书架上放上几本制作精美的杂志和宣传册,供路人免费取阅。1913年,32岁的岩波茂雄离开自己执教的神田女子学校,创立了这家书店。起初,岩波书店只是一家旧书店,主要以低廉的价格贩卖收购来的二手书籍。经营一年后,岩波书店出版了夏目漱石的新作《心》,从此名声大振。他们的招牌原是夏目漱石亲笔题字,不幸在关东大地震时,遭遇大火烧毁。现在,岩波书店的商标则是以米勒的经典名画“播种者”为底稿进行雕刻加工而成的。这正契合了岩波茂雄说过话:“吾乃播撒学问及识见艺术的投递员、洒水夫。”

  1938年,岩波茂雄对独断专行的军国主义感到不满,决心用书籍的力量来抵抗日益猖獗的军国主义思潮。当时,岩波茂雄深受一名在沈阳努力推行医疗普及的爱尔兰医师感动,遂将他的回忆录《奉天三十年》翻译出版,从此开启了“岩波新书”的历史

  所谓新书不是相对于旧书而言,新书是日本的特殊的出版形式,新书最大的特点是“小而紧凑”,字数上大概十万日文字左右,通俗易懂。

  知日学者刘柠介绍,日本的出版之所以做大,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出版的标准化,“日本出版物主流开本有三种,一种是单行本,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包括简装本跟精装本;一种是文库本,中国人常常把它叫做口袋版;一种是新书,它只比文库版稍微细长一些,这也是一种主流的开本。其中,新书正是1938年,由岩波书店的老总首创的。岩波新书按照不同的出版年代分成四个系列,分别为绿版、黄版以及新红版和老红版。在日本有一个说法,说新书是教养之书,实际上用日语的说法叫做教养之托付。对于主流知识社会发生的作用之深刻,由此可见一般。可以说,新书文化是日本现代知识社会一种非常有力、有效的支撑。”


58.jpg

  活动现场


  岩波新书:起于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介绍,岩波书店现在已经有140名员工,出版总量超过35000册,每年出版400多册。岩波茂雄曾题写:“低处高思”,这个意思就是生活要朴素,但精神要高尚。

  他也介绍了“岩波新书”为什么会在80年前诞生于日本,这跟侵华战争有密切关系。1937年7月7日发生了七七事变,侵华战争爆发,岩波茂雄先生非常担忧日军侵华的恶劣行为,新书就是在那个时候发行的。“岩波新书”是站在抵抗此时笼罩日本的国粹主义和帝国主义式思考、向广泛国民推广科学性或世界性的看法、省思和批判日本对华军事行动的角度出发的。

  “岩波茂雄先生说,我愿意坚持这种随着世道变迁而不动摇的态度。不用说古典的出版,还要给国民灌注顺应当代时局的知识……在此我担忧哪怕现在中国民众甘于文化水平落后和生产能力低劣的状态,仓促臆断中国人即是如此来建立日本人独有的中国观就是很大的错误,真是后悔不及遗毒后世的事……他当时已经出了岩波文库,这是1927年的事情,那个时候岩波文库的出版就在于古典的出版,所以岩波文库里面的实际内容都是东西的经典,古典,相反,岩波新书就是给现代人提供现代教养的意思。”马场公彦说。

  马场公彦还介绍道,现在的“新书”是怎么样的?“新书”的任务在现在没有改变,还是发挥学术精华,准确报导,充当当代课题之间的桥梁。 “新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当代人获得“教养”(中文意思“素养”),培养一般读者的理智。“岩波新书”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有涉猎,封面设计朴素大方,价格便宜,200页左右,而且所有的书都是新作,只要几百块钱(日元),也就是一碗拉面的钱。


  日本文化的自画像:新、恶、无常、花、风雅


  本次出版的岩波新书之一的《日本文化关键词》的作者藤田正胜谈到自己的新书。

  他谈道,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想找到“日本文化的自画像”,“文化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不光是文化本身非常重要,异文化,即不同文化与不同文化的相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遇到异文化的时候,最初会惊讶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然后才进一步的理解不同的文化。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现代,大家所关心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会在各种场合下产生差距、阶层对立、冲突。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也会互相批判,比如不同民族之间、宗教之间、肤色之间、性别之间、政治见解之间等等,在异质性的世界,人们排斥他者,诽谤他者,局限在自己的身份认同里面,这是目前的一个风潮。我们现在要逾越这道鸿沟,我们想试图从文化方面,从文化的对话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想首先郑重对日本进行一个自我的认识,为日本文化画一个自画像。我总结出五个:新、恶、无常、花、风雅。在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去体会他们是如何做诗歌,如何思考自己人生,人生的目的又是如何,人应该怎样像人那样地生活,从这些疑问出发来寻找日本的文化。”藤田正胜说。

  《日本文化关键词》中,藤田梳理了日本文化史上从西行的“新”、亲鸾的“恶”、鸭长明、吉田兼好的“遁世”、世阿弥的“花”、松尾芭蕉的“风雅”到西田哲学的“无”的思想这一发展脉络,并提炼出这些各个时代的日本美学思想背后潜藏着的深层意识——“无常”的观念,而这正是佛教的重要概念。以松尾芭蕉为例,他是江户时期著名诗人,他追求的美是人与自然共同共生,从自然寻找人的生活方式的风雅的美,松尾芭蕉用他的作品解读风雅之美。在他的俳句中,有两种“寂”的心境,一种是闲寂,一种是枯寂。他从别的很多人那继承了一些美的思想,他想从古朴的美、闲寂的美中创造美的延伸意义。


  “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前七册)内容简介


55.jpg

  《过劳时代》 (日)森冈孝二


  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


  《日本的诞生》 (日)吉田孝


  有文献可考的日本历史长达一千六百年。关于其历史的开端,今天我们只能从中国史书和东亚各国的古代文献中略窥一二。本书从“日本”国号入手,按照从“倭”到“日本”的发展脉络,讲述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诞生的过程。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发现金矿、引进姓氏制度、建立律令制、佛教传入、创造假名文字等大事件,对日本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东亚各国的交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交战与联盟,塑造了早期日本国家及其民族的特性。今日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复杂关系,其原型便诞生于这段古老的历史。


  《日本的汉字》 (日)笹原宏之


  汉字被用于记录日语,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渐发展出不同于中文汉字的特点。有些汉字按照古汉语发音,有些按照日语发音;有些字写法与汉语相同,意义却不同;日本人为了方便书写、表义,甚至创造出新的汉字,称为“国字”;为了翻译西语,创造出新的汉字词汇,后来又传回中国,成为今天我们的常用词。在日本,汉字的形态丰富多样,有无人看懂的“幽灵文字”,有特定阶层使用的语相文字,也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个人造字,还有广告招牌上的艺术字……日本文字学家笹原宏之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带领我们走进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文字世界。


57.jpg


  《格差社会》 (日)橘木俊诏


  父母的职业决定子女的职业、父母的收入决定子女的收入、父母的阶层决定子女的阶层,寒门再难出贵子?私立学校贵族化、公立学校精英化;职业教育缺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年轻人没有存款、老人养老金杯水车薪;人人平等的机会被剥夺——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与阶层差距都在扩大。日本经济学学会会长,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一直不受重视的年轻人失业、女性贫困、老年人无依无靠等格差社会的严峻状况,并提出解决之道。作者不拘于经济学家的立场,以人文主义的关怀,试图为弱势群体发声。


  《日本的神话》 (日)阪下圭八


  不同于华夏民族发达的史书写作和理性文明,日本人直到战前还相信神话中的记载是真实的历史。而本书将神话看作文学作品,介绍了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探索了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民间传说、诗歌、戏剧,神话的文体多种多样;世界的起源,英雄的传奇,天皇的“族谱”,神话的内容包罗万象。这是一个由绮丽想象构筑的世界。崇拜太阳神的民族虽多,女性的太阳神却很少见;创世之神虽然必不可少,男女一对的却很稀有;浪漫奔放的爱情故事虽多,兄妹姐弟通婚的习俗却很独特;现代日本人拘谨内向,古代神话中却充满露骨的性暗示。大和先民被茫茫大海包围,逐渐发展出独树一帜的岛国文明。今日我们目之为怪的现象,或许便扎根于这段独特的历史之中。


  《日本文化关键词》 (日)藤田正胜


  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中国文化向来强调人的一生要立功立德、出仕受禄,而对终要面对的“死亡”多避讳不谈。在禅宗思想中,生即是为了死,生死不过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日本文化、宗教、艺术、思想领域,禅宗的“无常观”浸透尤深。镰仓歌人西行面对血海尸山咏出了花月之美;南北朝歌人吉田兼好厌倦名利风雅后叹“物皆幻化,何事暂住”;能剧大家世阿弥探讨能剧艺术与人生时说:“花将萎,方为有趣”……这是一部关于“无常”的日本文化史,作者藤田正胜从几个关键词巧妙切入,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歌人、俳人、僧禅对于生死的思考,诠释了日本文化的真义。


56.jpg


  《京都》 (日)笹原宏之


  京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史”。漫步于京都街巷,我们能从棋盘格的城市格局中看到平安贵族对大唐的向往;在六波罗看到《平家物语》的遗迹,转过街角,又在银阁寺的茶室里发现茶道与花道的起源;而在醍醐寺,樱花下依然萦绕着丰臣秀吉未做完的梦。神社、寺庙、庭院、泉池,京都的美,不仅在于风景的美,更在于历史的厚重。本书从历史学家的眼光出发,以时间划分空间,以空间展现时间,在不同的地点,探寻不同的历史。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教授林屋辰三郎,凭借对京都的熟悉和热爱,为我们解读京都人的坚韧和京都文化的包容。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