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芬受邀参加2018年中外文学出版翻译合作研修班
马淑芬
泰国翻译家、汉学家
汉语教师、汉学家、翻译家,泰国清莱皇太后大学汉学院汉语教师,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的泰语专家委员会委员。2016年翻译了何建明著的《南京大屠杀》泰文版。已发表多篇关于汉语教学以及汉泰翻译研究论文,包括《对〈狂人日记〉两个泰译版本的评价》《汉泰饮食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汉泰饮食成语形象的民族性对比》《跨文化交际与现代汉语缩略语的泰译》《泰译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发展历程》等。
记者:您从何时起开始学习中文?请您分享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
马淑芬:我是第四代泰国华裔,祖籍为广东潮州。我14岁时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一所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而促使我作出这一决定的是我的父亲。
尽管因为当时的泰国政府并不支持中文教学,导致父亲在儿时没有机会在泰国学习中文,但是他始终相信,中文会在将来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在得知了这些之后,我便对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终选择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学习中文专业。
毕业之后,我获得了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奖学金,赴厦门大学进一步攻读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从2009年到现在,我一直在位于泰国清莱的皇太后大学担任中文讲师。 除了汉语教学外,我还一直在研究中泰翻译和中国学。
记者:您在翻译作品时坚持哪些原则,并且您如何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中国文化和近几年中国的变化与发展?
马淑芬:“像对待家人一样,真挚并且诚实地对待读者”是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原则。
首先,我会通过分析翻译作品的受众,确定如何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出原文内容。明确翻译的目的与我们期望表达出的信息,明确译本的受众与我们期望读者获取的内容,都对翻译工作至关重要。这些可以帮助译者在将文字落实到笔头之前,确定合适的翻译风格。
随后,我会用准确的译文吸引读者的注意。
记者:您认为今后的中国文化教学将如何发展,您对此有何建议?
马淑芬: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国文化和语言教学中,不仅仅是教授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国艺术、中国节日等。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时代,教授更多具有实用性的中国文化更为重要。例如,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信仰、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需要具备更为深入的全球意识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能力,这在当今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时代中尤为重要。
记者:您认为中国和泰国在出版交流合作方面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
马淑芬:首先是不同出版市场对于出版物的需求不同。因为中泰两国文化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对其中一种文化感兴趣,可能会对另一种文化不感兴趣。因此,出版物的需求应该按照不同国家读者的兴趣作出适当改变。另外随着世界不停地变化,读者的兴趣点也会随之改变。
其次是优秀的译者群体数量较少。在泰国,仅仅依靠翻译外国作品的译者是无法维持生计的,这种形势使得优秀的专业译者很难被培养出来。但是,好的作品需要优秀的翻译才能更好地推广到国外,否则它永远都无法成为一部优秀的国际性作品,也无法在市场中取得良好的发展。
本系列文章由中国文化译研网与国际出版周报共同策划,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