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双圣”,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弘传以李时珍精神为代表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本草纲目》中医药传统文化对话会”暨“李时珍中医药传统文化大讲堂”开坛仪式5月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胡晓峰、埃及驻华文化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Hussein Ibrahim)、美国中医药学者Shelley Ochs、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肖永芝、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银泉作为首场对话嘉宾分别就《本草纲目》以及中医药文化相关话题展开交流。开坛仪式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徐宝锋博士主持。
活动开始前,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特别致辞。她提到,中医药文化是生态文化、仁爱文化、求真文化、匠心文化。她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关注中医文化的“表达”,包括书籍、杂志、影视、动漫、旅游等等,思考如何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注重创新,让中国文化和外国民众更“亲密接触”。
徐宝锋博士也指出,文化是魂,文化是根,它可以穿越国界和时空,带领我们思考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首先,胡晓峰所长向到场观众介绍了“医药双圣”李时珍的生平及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190万字(16部52卷),收药1892种,复方约11000种,1100幅药物插图,可谓是明朝以前的本草学“百科全书”。
肖永芝研究员分享了《本草纲目》在国际上传播的故事。《本草纲目》在江户初期首次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多次翻刻及注释,对日本药物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又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成为西方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对象。
王银泉教授分享了中医药典籍翻译的经验及心得。他呼吁更多的译者、汉学家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美国中医药学家Shelley Ochs在美国和中国从事中医治疗工作多年。她谈到,除了西医以外,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民族医疗方式和药用传统,对于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共性要多多与国际接轨,但也不要规避它的多元性,很多外国人对中医中有争议的方面也很感兴趣。
侯赛因·伊卜拉欣(Hussein Ibrahim)先生谈到,中国和埃及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的中医文化成就非常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地收到强烈响应,中国中医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会,越来越多的埃及民众开始接受中医药。他愿意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埃及的传播,帮助中医药企业走进埃及,实现中埃文化、贸易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也希望中医文化能够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的又一桥梁。
此外,为更好地弘扬李时珍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医药传统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译研网与李时珍医药集团、健康卫视三方将共同通过电视及互联网等方式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李时珍中医药传统文化大讲堂”将以巡讲的方式,走进世界各地,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的宣传,让中华文明重要载体之一的中医药服务于世界各国人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汉办、湖北省部门领导以及各界人士600余人出席活动,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