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文博艺术翻译专委会、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文物》英文版联合主办的“理解物:文博艺术翻译与阐释”主题沙龙暨C沙龙文博艺术系列学术活动第41期在北京大学燕南园成功举办。
活动嘉宾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任职助理教授、匹兹堡大学比较考古中心研究员丁山(James T. Williams),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奥地利建筑史学家荷雅丽(Alexandra Harrer),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蒋好书处长以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编辑丁晓雷,《文物》英译版副主编高毓婷。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教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朱青生教授作开场词,指出翻译过程中易遇到的三方面问题,强调要认清中国语言的性质,并非所有语言都传达意义,不直接传达意义的语言是翻译的难点。他认为此次沙龙对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蒋好书处长十分赞成朱老师观点,表示希望能够跟各机构或者学校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翻译上的问题,以减少中外文化间的误解,增进相互理解。
此后,沙龙主讲嘉宾丁山、腾宇宁、荷雅丽分别从考古文博、当代艺术和古建筑三方面就翻译中对“物”的阐释和理解进行探讨,到场专家反响热烈。
丁山(James T. Williams)从一个考古学家而非译者的角度阐述主题。他认为,作为目标语言,英文译文的可理解性远比字句对应的翻译更为重要,而目标语言就是目标观众所使用的语言,对于作者来说,根据目标观众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和措辞,更容易让受众感受和获得字面背后的意义。
滕宇宁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并探讨了翻译对于“物”及文化理解的推进,并表示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以术语翻译为基础,通过朱青生教授倡导的“组合翻译”方法进行制度化保证,积累了长期经验。
荷雅丽(Alexandra Harrer)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专业口译与翻译工作极具挑战性,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她着重讨论了译者的角色和使命,并从自身翻译经验的角度,探讨在面对英语读者时,如何避免在受众已经十分熟悉的语言中犯常见错误。具体包括“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音译或拼音”“如何运用修辞和典故”“专业术语的过度简化和缺乏对应的转化词语”等问题。
理解“物”本身就是中华文明中建构“身”的先决条件,这一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更具有世界性意义。此次沙龙试图探求“物”的“真谛”,打通“词与物”,这对于如何解决文博艺术翻译上的问题,加强中外译者间的交流,增进中外文化相互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2024-10-21
2024-10-18
2024-10-17
2024-10-16